久久久国产精品福利免费-欧美影院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一级二级三级在线观看-最近免费国语电影hd大全|www.wlxjz.com

中國美協換屆,前任們的書畫跌得比股票還慘,書畫界 “名頭”織就的利益鏈猶如蜘網

中國美協換屆,前任們的書畫跌得比股票還慘,書畫界 “名頭”織就的利益鏈猶如蜘網

 

華夏時報記者于娜 北京報道
 

    不久前中國美術家協會大換屆,這本是一件平常事,但卻引發了書畫收藏市場上的巨大波動。前任主席、副主席書畫作品的市場價格瞬間腰斬,甚至跌至原價的1/3、1/4;而新任領導的書畫價格,則迅速攀升……一時間,那些收藏者有的被套牢沒商量,有的人則慶幸自己提前甩鍋,更有消息靈通人士押寶入手新任領導書畫,炒家、莊家也忙得不亦樂乎。書畫市場的“官本位”現象愈演愈烈,從協會理事、副主席到主席,官大一級,價高一格,也導致各地美協、書協換屆時你爭我奪、烏煙瘴氣。
 

換屆就掉價,只看官銜不論藝術價值
 

    “一位河南老板花5000萬元買了美協主席一幅國畫,因公司缺錢想出售,結果從河南到北京,價格一路降到500萬元都沒賣出去。”收藏家、評論家慧民告訴記者,花大價錢買美協領導作品的人不少,這些作品近來都貶值慘重。
 

    美協、畫院有資源的北京畫商劉一說:“我手上有兩幅前任美協副主席的畫,是朋友托我買的,現在又找我幫忙出手,可打了對折也沒有人要。”他對此也很無奈,“買家不只看官銜,還有在不在任,至于畫得怎樣倒不是太關心。”他覺得有個別美協領導的畫還不錯,但是人一退下來了,價格就嘩啦啦地往下掉,倒是有不少人找他想買新任美協領導的畫。
 

    某位畫家成為美協核心領導后,有人就開始大量囤積他的畫作,尤其是來自領導家鄉的買家。因為那里的行情會最好,在領導任期的10年內,作品價格會連年看漲而且不愁銷路。很大一部分字畫是被當成“禮品”、“人情”,也就是說,買畫和收到字畫禮物的人,大多并不太懂字畫,但是他們分得清美協書協主席、副主席、理事的份量,也就能搞清對應的價格,從而明確自己利益交換的籌碼。
 

    不過,也有一些初入門的收藏者知道誰是真正的藝術家,誰是狐假虎威。有的企業家難得有時間與精力研究收藏的專業問題,反正資金不是問題,先撿名頭大、市場行情好的買,大不了花錢買教訓。對于那些以書畫送禮的人來說,官銜就是最好的包裝,哪管作品是否名副其實,只要那人別太快從協會領導職位上退下來就行。而接受書畫禮品的人,多數人都不想長期收藏,更愿意短期轉手變現,官銜大的作品會更容易一些。
 

    與此對應,書畫市場上形成了一套以官銜為基準的定價模式: 美協或書協主席的一個價,副主席的一個價,理事的一個價,會員的一個價,按照等級的不同明碼標價。有業內人士認為,正因為有這種標準化的定價模式,無論你懂不懂畫,都能像買普通商品一樣買畫,只不過一旦美協書協換屆了,整套價格體系就得重新洗牌,甚至退任主席的畫價可能跳水,變得跟會員一個價了。
 

    “美協主席、副主席等可以不是美術家,其頭銜大小與藝術水平高低無關。”慧民認為即便有的美協主席們也曾是美術工作者,但當了官后往往不能潛心創作,而且官職越高越沒有時間精力研究和創作,所以往往官職升了,水平沒升,甚至官職越高,基本不練功了,導致水平越低,“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很多作品幾十年后只能是一堆垃圾。”畫家田野一直拒絕加入任何協會、畫院,他說無意貶低各級美協、畫院的官員們,有些領導也會畫出好的作品,但這種專業的領導太少了。他相信真正的藝術家應該是靠作品說話,而不是官銜、頭銜。
 

“官崇拜”背后,擊鼓傳花的多方利益鏈條
 

    已故著名畫家吳冠中在2010年曾經直言批評美協、畫院的弊端。很多畫家都想進美協,他們千方百計與美協官員拉關系、拍馬屁,進入美協后努力獲得一個官職,有一個頭銜,好去辦展覽,或者進畫院吃皇糧當專業畫家,把畫價炒上去。
 

    盡管如此,仍然有收藏者揚言說,自己只收藏各級美協副主席以上的東西。在他們看來:美協主席的作品比副主席的好,副主席的作品比秘書長的好,秘書長的作品比普通會員的好。這樣一種官崇拜的收藏觀念導致美協書協官員扎堆。
 

    陜西省書法家協會2013年的那次換屆風波至今都令人瞠目結舌,原因是書協主席、常務副主席等領導加起來足足有64位之多(兩人為兼職),成員中多數是退休或在職的政府官員、企業家。此種做法并非陜西省書協獨創,在全國的藝術協會中已成普遍現象。
 

     一個并沒什么實權的“虛職”,竟如此受青睞。對比收藏市場上,各書協、美協、畫院領導幾千到數萬元不等的作品行情,不難看出“官銜”背后的利益推動。藝評家、獨立策展人朱其曾披露,一些國畫官員年收入幾千萬甚至上億,他們是各地的美協主席、畫院院長們,他們的畫是不上畫廊也不拍賣的,都是別人拎著現金在家中直接交易。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書法界人士表示,書協比美協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不懂書法的人也能進入書協,只要當上一官半職,作品立馬就非常好賣,一個字幾千、幾萬元。“現在沒有書法家了,寫字就是寫錢”,權錢交易已經不是書畫界的“潛規則”,大家早已習以為常,見怪不怪了。
 

      “官崇拜”對藝術圈、收藏圈的扭曲已經根深蒂固,以官職、頭銜定價的價值體系造成了一種現象,那就是導致一些想暴富的畫家不惜重金花錢買官。官方的書協、美協可不是隨便什么人掏錢就能進的,要謀個官銜就更難了,沒背景的人很難進入藝術官場。
 

      北京一家民辦國家書畫院投其所好,將“副院長”官職主動送上門,誰愿意當掏錢就行;很多書畫家都隔三岔五地收到過類似評官、評獎的通知;在一些展覽等藝術活動上還會有人發類似的“小廣告”,不過這些單位團體送上的頭銜、名譽,大多是以收費為前提的。
 

     書畫圈的“官崇拜”就好比皇帝的新衣,畫家、買家、炒家和莊家都不愿意戳穿這個泡沫,只要協會領導不換屆,這個擊鼓傳花的游戲就能一直玩下去;一旦換屆了,那么最后一個拿著的人就得為此買單了。“官本位藝術品市場誤導傷害了真正的收藏者和投資者”慧民說,收藏者自己要學習研究書畫,有靠譜的藝術鑒賞水平;如果抱著官本位思想不放,投資必然血本無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