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督促落實中小學書法教育進課堂!
教育部:督促落實中小學書法教育進課堂!
多年以來,教育部曾接連出臺《關于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的意見》和《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等政策,大力倡導“書法進課堂”。
近幾年,書法教育工作雖有一些進展,但很多學校還存在著書法課時保障不到位,書法教師不足,教學評價方式有待改進等問題。針對政協委員關于督促落實中小學書法教育進課堂的提案,教育部給出了以下答復。
關于督促落實中小學書法教育進課堂
的提案答復
﹀
書法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書法教育對于幫助學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養學生書寫能力,提高文化品質和審美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多年來,教育部高度重視,以書法為重要載體的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教育,先后印發《關于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的意見》和《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明確了書法教育相關課程的開設要求,多措并舉加強中小學書法教育。
一、明確中小學書法教育要求
《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提出:“中小學書法教育以語文課程中識字和寫字教學為基本內容,以提高漢字書寫能力為基本目標,以書寫實踐為基本途徑,適度融入書法審美和書法文化教育。”
據此,義務教育階段書法教育以語文課為主,小學階段要在每天的語文中安排10分鐘,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小學3—6年級每周安排1課時用于毛筆字學習,義務教育階段美術、藝術等課程要結合學科特點開展書法教育,普通高中可開設書法選修課。要求學生學習和掌握硬筆、毛筆書寫漢字的基本技法,提高書寫能力,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二、編寫審定書法教育教材
《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明確了中小學書法教育的基本理念、目標與內容、教學用書編寫要求等,要求對書法教育學生用書進行審查。2014年,組織專家對各地申報編寫的義務教育三至六年級《書法練習指導》進行了嚴格審查。2014年底,教育部印發了書法教材用書目錄。國家審定通過的書法教材于2015年秋季學期正式投入使用,為全國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提供了必要保障。
三、加強書法教育教師隊伍建設
近年來,為不斷提升書法教師專業水平,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開展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強書法專業人才培養。全國已有十余所師范院校開設了書法專業和書法教育專業,招收培養從事書法教育的專業人才。教育部支持包括北京師范大學在內的有關高校在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權的相關學科下自主設置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研究方向,加強優秀傳統文化研究生培養。
二是強化師范生書寫能力訓練。師范院校重視包括書法在內的“三字一話”師范生職業技能訓練,通過開展各類活動,提高非書法專業師范生的書法水平以及書法教育教學能力。
三是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高等學校青年教師培養計劃等各類人才計劃,以及“萬人計劃”教學名師評選中,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學和研究人才比重,培養和造就一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學名師和學科領軍人才。
四是開展教師書法教育培訓。2014年起,在“國培計劃—示范性項目”中專門設置“優秀傳統文化骨干教師培訓項目”,2014—2016年,共培訓4050名傳統文化骨干教師,為各地開展傳統文化教師培訓培養了一批“種子”教師。2015年教育部還與中國文聯聯合啟動實施為期五年的“翰墨薪傳·全國中小學書法教師培訓項目”,計劃在全國分五大區分批培訓7000名學員,迄今已舉辦三期,共培訓了3940名學員,提升了中小學書法教師的專業水平和課程開發與實施能力。
下一步,教育部在繼續做好上述培訓的同時,積極探索建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課程任課教師到有關部門、科研院所、行業企業掛職鍛煉制度。
四、組織書法教育相關活動
2015年,教育部專門組織了“墨香書法展示”活動,各地按要求積極行動,組織轄區內學校和學生參加活動,報送并展示作品。據統計,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13.7萬所學校的4709.4萬學生參加了活動。省級及地市、區縣、學校共展賽作品1427.8萬件,并通過專家評選出優秀作品300件,在中國兒童中心進行集中展示,并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匯集成冊出版發行。2016年,我部又組織了“少年傳承中華傳統美德”之“墨香書法展示”活動,激發培育了廣大中小學生學習和欣賞書法的熱情,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有效推動了書法教育的落實。
五、下一步主要工作
按照中辦、國辦《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要求,進一步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機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全過程。
一是在今后的督導評估中,明確將書法教育列為重要督導內容,進一步加強督導檢查,督促中小學校按規定開足開齊書法課。
二是在高考命題中,堅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重視對包括書法在內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考查,提升高考命題的育人導向。
感謝您對教育事業的關心與支持!
教育部